腊肉、卤鸭等中式传统肉制品一向是中国人喜爱的食品,然而,传统加工过程工艺粗放、能耗高、产品品质不稳定、危害物含量高等问题也一直让国人只敢过过嘴瘾,不敢大快朵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举办了中式传统肉制品工业化加工与危害物控制技术研讨与培训活动,活动针对中式传统肉制品加工企业现状,围绕中式肉制品工业化加工技术装备、快速检测手段等专题,为企业量身定制培训报告。
多方齐聚探讨中式传统肉制品加工设备及行业发展方向
8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举办了中式传统肉制品工业化加工与危害物控制技术研讨与培训活动。加工所副所长张德权研究员主持活动。
台湾辅仁大学、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的10位专家、企业家受邀作了专题报告。
张德权指出,中式传统肉制品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加工过程存在工艺粗放、能耗高、产品品质不稳定、危害物含量高等问题。研发中式肉制品工业化加工和危害物控制技术,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促进中式传统肉制品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营养化、工业化加工,必要且迫切。“十二五”以来,国家设立专项资金专门支持中式传统肉制品工业化工作。加工所坚持“学科前沿、国家战略、产业需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推动中式肉制品走向世界为己任,2014年与辅仁大学民生学院联合主持承担了科技部港澳台科技合作专项“中式肉制品工业化加工与危害物控制技术合作平台”,合作3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通过举办此次研讨和培训活动,一方面交流研讨港澳台科研专项最新研究进展,另一方面推广交流新技术,开拓新思维,创建技术推广转化新模式。他希望通过此次培训继续加深科企合作,共同促进中式传统肉制品工业化进程,使其踏出国门,走向世界。
本次培训活动针对中式传统肉制品加工企业现状,围绕中式肉制品腌制、酱卤、烤制、风干、灭菌、包装等工业化加工技术装备、加工过程杂环胺、多环芳烃、反式脂肪酸、纳米颗粒等的控制、微生物对肉品加工的作用及快速检测手段等专题,为企业量身定制了系列培训报告,培训内容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现场气氛热烈,效果明显。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本次培训活动内容系统全面、报告清晰易懂、技术成熟度高、供需匹配精准,搭建了科企交流的高效平台,为下一步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同类资讯